【环球新要闻】等上游塌了,阳光电源就能“灿烂”?

2022-10-17 16:45:55 来源:阿尔法工场

在内卷又充满变数的光伏赛道上,真正等来“阳光”之前,还有诸多挑战摆在阳光电源面前。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成了近两年市场上最闪耀的星。其中,最吸睛的公司之一,当属阳光电源(300274.SZ)。

从2018年开始,净利润和估值的同步提升,令阳光电源的市值从150亿一路攀升至1800亿,一时春风得意。


(资料图)

但继2021年业绩大幅低于预期后,在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净利润增速,又远远落后于小兄弟锦浪科技(300763.SZ),德业股份(605117.SH)。

就在上个月,还传出投资者对广发基金“坐庄式”抱团的质问。

来源:经济观察报

种种烦心事,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阳光电源眼下的路又在何方?

01 高价原材料是罪魁祸首

上半年,阳光电源实现营收122.81亿元,同比增长49.58%;归母净利润9亿元,同比增长18.95%。

但仔细拆解阳光电源的各项业务就能发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并不鲜见。

比如,营业收入里占比最高的地面电站和集中式逆变器两块业务,均拖了后腿。

公司逆变器业务毛利率32.51%,同比下降5.64%;而电站投资开发业务的净利润率,以半年报的28.77亿收入和8月28日公告的调研纪要1亿元净利润计算,仅为3.48%。

追本溯源,造成这一情况的“幕后元凶”,主要是原材料的价格暴涨,尤其是硅料。

自2020年7月以来,硅料的供需格局发生了逆转。

硅料的扩产难度大,硅料企业的新建产能周期长达18个月,如果再算上产能爬坡的时间,正常投产将长达2年。因此,硅料的供给在短期内没有办法提上去,根本不愁卖。

在目前的平价上网阶段,电价是固定的。上游组件的成本太高,电站的收益账算不过来,就会放缓建设进度,以此倒逼上游降价。

可是,今年偏偏遇上了欧洲能源危机。高昂电价,使得欧洲建设新能源的需求十分迫切。从前8个月看,欧洲的装机总量出现了翻倍增长。突如其来的增量需求,大大延缓了产业链的降价过程。

与之同步的是,国内硅料价格犹如坐上了火箭,一路攀升到目前的30万元/吨。上游的硅料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拿走了整个行业70%的利润,但苦了中下游的光伏制造企业,阳光电源也深受其害。

硅料价格高企,如何具体影响阳光电源的净利润?

2022年上半年,根据阳光电源8月26日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信息,其电站投资开发的开发完成3GW,却仅赚了不到1亿利润。

从半年报看,由于美元升值较快,汇兑收益都有2.25亿。也就是说,阳光电源9.42个亿的净利润中,24%的盈利要靠汇率帮忙。

阳光电源的另一个基本盘是逆变器。在2015年之后,其逆变器的市场份额一直排在全球第一位。

过去5年,阳光的逆变器毛利率稳定保持在均值34%,对比同行业规模较小的两家企业——锦浪科技(300763.SZ)和固德威(688390.SH),确实有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体现在生产端的规模效应、集中式逆变器独有的技术壁垒,以及在客户中建立的口碑。

但上游原材料不降价,下游的需求就起不来。主营收入以集中式电站、逆变器占大头的阳光电源,受到的冲击远大于其他以出口为主的逆变器公司。

况且,逆变器销往欧洲、美国的毛利率是40%-50%,而在印度、东南亚和中国国内销售的毛利率在25%左右。这也是阳光电源业绩增速不及同行的原因。

02 跌价预期带来曙光

不过“好”消息是,硅料的高价,可能要扛不住了。

根据最新行业数据,9月多晶硅产量7.65万吨,环比增加24%;预计10月产量在8-9万吨之间。

根据东吴证券对多晶硅的排产调研,10月和11月多晶硅的产能,预计有环比20%以上的提升,到今年年底,硅料的产能将达到120万吨。

在硅片薄片化的趋势下,目前1万吨硅料可生产约3.5GW组件,那么120万吨硅料对应的组件出货量在420GW的水平。

以明年全球装机预期350GW,1.2的容配比计算,硅料用量也在130万吨以下,叠加2023年100万吨新增产能投产,硅料合计产量可支持全球600GW的装机量,过剩比例超20%。

由此可见,硅料价格大幅度下跌已是大概率。

如硅料下跌,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场最大的增量,或许在中国。

国内的大电站,不具备开工条件就不开工。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这些地面电站当然希望等价格跌下来后再建设。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2022年上半年地面电站光伏新增装机量为11.22GW,大量地面电站积压未进行安装,下半年即便组件单瓦价格跌到2元左右(收益率6.5%左右),仍然有不少电站准备启动。

若组件价格继续降到1.9元,大电站项目加速启动,四季度预计会有20-30GW的抢装,而这只是个开始。

市场曾普遍认为,明年是大电站的新元年。“风、光”大基地装机能够达到100GW水平,今年四季度的电站盈利,将出现拐点。

不过这个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阳光电源目前的地面电站,国内单瓦净利不到0.002元,海外单瓦净利在0.002元至0.003元。

根据卖方机构测算,2022年电站的建设规模大约有2GW-3GW。如果组件价格下降1毛钱以上,预计2023年新增产能达到4GW-5GW,按此算下来能贡献200亿收入,收获10亿左右利润。

这和阳光电源今年1个亿的利润相比,就是10倍的增长空间。

阳光电源收入的另一部分逆变器业务,今年上半年发货量31GW,占全球总装机规模92GW的34%,比去年提升1%-2%。其中,国内出货12GW,出口海外19GW。逆变器这块业务,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近两年积压的地面装机需求,如能在2023年爆发,地面电站的集中式逆变器需求,也将迎来拐点。

展望今年四季度和明年,随着上游原材料的跌价,阳光电源的集中式逆变器,将呈现出货量高增长。如叠加地面电站利润“转正”,阳光将是目前光伏行业“全村最大的希望”。

标签: 阳光电源 光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