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资料图】
Introduction
合资品牌A级车传统优势正在丧失其竞争力。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朱锦斌
谁能想到,中国汽车市场从去年开始陷入“内卷”状态。结果各大车企在今年继续“轰炸”,前有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9.98万元起,后有起亚新K3又带来了综合优惠后“放飞价”仅8.99万元起的定价,纷纷刷新了行业认知。
此前我们一直强调“得中级车得天下”,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A级轿车是其赖以生存的支撑。当中国品牌以一种不讲理式的策略狂轰滥炸下,躺赢数十年的合资品牌终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然,强势一点的合资品牌还有抗衡的资本,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二线合资品牌。要么主动放下姿态降低价格,要么在终端祭出大幅优惠。东风标致新408、起亚新K3,别克英朗、雪佛兰科鲁泽等车型就是其中的代表。
实际上,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强如丰田大众本田等,在终端市场也都有着一定的优惠幅度。去年年销超过10万辆的A级车有19款,其中合资品牌只占了11席,曾经耳熟能详的朗动、科鲁泽等直接消失。
合资品牌辉煌不再
曾经的中国车市还没有那么详细的细分市场,无论是1983年的上汽大众桑塔纳,还是2000年的别克赛欧,都可以看作是当初消费者第一台家用轿车的开始。但是这两款车在虽然有过相近的价格,但是尺寸上完全不同,更不用说与现在的A级车相比。
从此之后,日韩德法意美等,基本上每个国家的汽车品牌都在中国推出过轿车产品,并且也曾有过高光时刻。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历史原因,中国汽车品牌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而合资品牌凭借皮实耐用、经济节油等特征,深受消费者青睐。
合资品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完成了一代又一代产品的焕新,头部力量也开始出现迭代。从汽车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到精三样花冠、宝来、标致307,再到新三样福美来、伊兰特、凯越,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
这样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过程,在过去十年开始变得缓慢,并且在价位和尺寸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卡罗拉、朗逸、轩逸开始轮番登上A级车销量宝座,直到今天这三款车仍然诸多消费者绕不过去的选择。
即便“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些合资品牌A级车为消费者所提供的价值也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这十年中中国的科技发展却达到了前有未有的速度,导致消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除了可靠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还有汽车造型的个性化、功能配置的多元化等等,都成为了消费者的关注点。当消费需求发生转移,合资品牌A级车的强势地位也开始出现裂缝。
一些经典车型可以活跃在这个市场上,而其他大部分的车型则不得不遗憾选择退场。别克凯越难续辉煌、大众捷达换成子品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优胜劣汰的规则是残酷的,跟不上时代变迁的产品惨遭抛弃。
如今,饶是卡罗拉、朗逸、轩逸,也要面临相同的局面。今年2月份,这三款车优惠幅度超过2万元,曾经不可一世的合资品牌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当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当新能源汽车势如破竹,一切的变数都是未知。
合资品牌在家轿领域的失利,不仅仅表现在价格上,还有A+级产品后继无力。且不说现代名图、起亚K4的没落,丰田凌尚/亚洲狮、大众凌度L、别克威朗等,相继马失前蹄。那些曾经引领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的合资品牌们,似乎正在丢掉他们引以为傲的市场份额。
主流合资品牌还可以有更高级别的车型兜底,而那些二线合资品牌则开始考虑对旗下产品重新定价的问题。随着这些弱势品牌的B级车价格不断下探至15万元区间,A级车的价格也在不断突破临界值。但是,一旦价格策略失利又该怎么办?
放弃A级车市场吗?显然不可能。但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全新时代,高端品牌逐渐下探、自主品牌向上蚕食、新能源浪潮冲击等夹击下,合资品牌A级车传统优势正在丧失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