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梅赛德斯奔驰开始在德国彭库海姆新建电池回收工厂,以实现自身对于电池材料的需求。进入2023年,包括吉利、宁德时代等多家公司已宣布加速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产业。
动力电池回收,能否成为新能源赛道下一个风口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动力电池回收能赚钱吗?
在过去的三年多里,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股价涨了整整两年,我们也一同见证了万亿“宁王”的诞生。然而随着整个行业估值的过高,市场近一年里对板块表现出了十分“冷淡”的态度:中证动力电池指数显示,在2021年11月,指数达到5935.27的历史高峰值,随后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大幅度震荡下跌。截至2023年3月1日,期间指数下滑幅度超过30%。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除了资本市场的低迷,整个实体产业链也陷入“内卷”之中:原材料涨价、集体造车。很显然,动力电池产业当下已经进入了红海市场之中。
相比之下,这两年刚刚起步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逐渐开始得到关注。
壹DU财经曾在《疯狂扩产,动力电池的未来在哪里?》中提到,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在不断进行产能扩建,仅今年一月份的计划产能就接近269GWh。作为动力电池市场必备的配套产业,电池回收也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
从盈利性来看,动力电池回收也十分值得挖掘。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在3月初的价格约为13万元/吨、负极材料石墨(中端)在4.7万元/吨左右,电解液4.2万元/吨左右,三大主要组成的价格合计接近22万元/吨。而据有关报道,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锂含量在1~2%,按最大值等价于20%左右的碳酸锂)近期的回收价格在3.5万元/吨上下,以目前主流技术85%的回收率计算,对1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锂进行回收大约能带来0.17吨的碳酸锂(近期38万元/吨左右),对应收益为6.46万元。
根据有关机构测算,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加工成本在2.5万元/吨左右,对应毛利率在7%左右。目前仅仅是对正极之中的部分金属材料进行回收,考虑到后期回收率的提高、碳酸锂价格的提升以及电池其他部分材料的回收,动力电池回收的盈利空间还将进一步提升。
可以预见的广阔市场和令人遐想的利润空间,已经让相关各方“蠢蠢欲动”。
02
谁在觊觎动力电池回收?
动力电池的回收主要分为拆解回收和梯次利用两种方式。其中,拆解回收由于关联上游金属、原材料,更具有利润空间,也是各家企业争先布局的主要方向。
图片来源:
《废旧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研究》
目前市面上的动力电池回收玩家主要有三类,整车制造商回收、电池制造商回收和第三方专业机构,每种渠道都有自己优势与不足。
整车制造商回收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方式,其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与电池回收的关联最紧密。根据工信部和有关网站统计,工信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已经超过了14000个,其中超过9成的网点都是整车制造商旗下的网点,这得益于整车制造商的线下网点渠道优势。
上个月底,吉利汽车集团常青新能源二期项目在福建龙岩正式开工,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22年1月,总投资额23.08亿元,在投产后能带来4万吨/年的废旧锂电池回收产能和3万吨/年的高镍三元前驱体产能。
当然,整车制造商的渠道虽然很多,但是在技术和专业性上与专业机构、电池厂商存在差距,回收再产品化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待考证,也往往需要和电池厂、专业机构共同合作。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图片
第二种是通过电池制造商进行回收。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较高的技术水准和资源闭环,可以通过自身技术获得高纯度的金属原材料并直接投入到动力电池制造之中,形成“生产-消费-回收-生产”的高效闭环,尤其是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可以做好成本控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动力电池龙头“宁王”宁德时代。2021年年报显示,宁德时代提前布局了回收领域,拥有领先的回收技术,镍钴锰回收率达 99%以上,在报告期内于湖北宜昌新建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与德国 BASF 合作拓展欧洲市场,推进回收业务快速发展。上个月底,宁德时代及其从事动力电池回收的下属公司普邦循环与格林美、梅赛德斯奔驰达成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动力电池的回收工作。
电池制造商回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受到渠道限制,需要和车企合作来扩大自己的回收渠道。
最后一种是第三方专业机构回收,其优缺点类似于电池厂商回收,高效但缺乏渠道。截至2022年上半年,天奇股份的锂电池回收业务营业收入8.16亿元,毛利率31.99%,提供了整个企业高达60.49%的利润,从行动上证明了动力电池回收完全是一个可行的市场。
图片来源:天奇股份官网
去年底,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公布,41家企业上榜,加上此前三批总计企业数已达88家。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加入到动力电池回收这一新兴产业之中。
03
动力电池回收的明天如何?
作为与动力电池紧密相关联的产业,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也是一个可以量化预测的巨大市场。
一般动力电池寿命在5-6年,这也就意味着动力电池从装机到回收的年份间隔也在这该数值区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和有关数据统计,2015-2016年左右装机的40多GWh动力电池在这两年已经进入回收期,而2021、2022两年动力电池扩产潮则对应2026年左右将会迎来动力电池回收的高峰期。
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预测,2026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31.2万吨,理论市场规模将达到943.2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市场。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网络公开数据
壹DU财经整理
除了市场规模值得期待外,动力电池回收也顺应了当下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导向。“十四五”以来,我国出台了多个低碳环保相关政策与规划,如提倡提高资源利用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推进企业发展低碳转型的《加快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以及加速、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发展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等。
根据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的测算,经过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个过程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碳排放将下降20%左右,符合如今迫切追求低碳、绿色、经济、环保的目标。
同时动力电池中包含的锂、锰、铁、镍等等金属、金属离子或是盐,大多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成为破环环境的凶手。
但如果能将这些金属元素回收利用,不仅能解决废旧电池破坏环境的问题,还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金属资源匮乏的窘境。
根据慧博投研统计,2020年我国钴、镍分别占世界总需求的32%、59%,而供给量只占世界总额的1.5%和4.8%。巨大的供给需求差注定我国目前对相关资源的进口依赖度高、需要大量进口相关资源。近些年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资源进口充满了不确定性。就此看来,动力电池的回收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壹DU财经看来,动力电池回收未来市场广阔、顺应政策,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结语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还刚刚起步,虽存在不规范、规模小等不足,但随着未来政策的落实和动力电池回收潮的到来,新能源产业链的热度一定会传导到动力电池回收上。目前各家企业要做的,就是抓紧“占坑”和“提升自我”,待动力电池回收东风一到,便是收获果实之时。
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侵删。
原文标题 : 下一站,动力电池回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