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资讯!阿里云“人员调整”,张勇为上市做最后铺垫?

2023-05-25 09:56:48 来源:新媒科技评论

自从阿里宣布启动“1+6+N”的组织变革后,旗下多个业务集团先后分拆上市便已成为了市场共识,近日,阿里正式公布了它们的上市时间表。

其中,盒马预计将在未来6到12个月内完成上市;阿里云则估计会在未来12个月内完成上市;最晚的则是菜鸟,预计会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上市。


(资料图)

这一时间表也基本符合市场猜测,已独立运营的盒马将成为阿里的第一个独立IPO,而已经实现年度盈利的阿里云将接过第二棒,不过与尚在亏损的菜鸟,和仍未能全面盈利的盒马相比,阿里云的经营状况似乎更能让投资者安心一些。

但尽管如此,在阿里云冲击上市之际,市场却爆出了其“人员调整”的消息,为何阿里云要在临上市之际,为何会先对自己人动刀呢?

1

估值突破千亿美元

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早在两年前阿里就曾有将云业务分拆上市的计划,为此,阿里更逐步将钉钉等互联网、云科技业务都整合到阿里云旗下,希望能帮助阿里云说出一个更有前景的“故事”。

2020年,国金证券发表研报称,在云计算行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作为行业龙头的阿里云估值约为2836亿元(约400亿美元)。当然,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阿里“蚂蚁金服”未能成功上市,其它分拆上市项目也被耽搁了下来。

但市场对于阿里云仍持续看好,且随着其业绩的持续增长,多家机构均上调了对阿里云的估值,去年摩根士丹利将阿里云的估值从770亿美元上调至1238亿美元,超过了8000亿元人民币。

试想一下,阿里本身的市值约在2000亿美元左右,光一个阿里云就能收获半个阿里的市值,可见市场对阿里云的认可,除了阿里云已能独立盈利之外,原因或还有两点。

一则,是看好云计算赛道的前景。近年,相关政策一直在推动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升级转型,不管是大中小型企业,都纷纷将“上云”提上日程,云服务已变得越来越主流。

另外,阿里作为国内最大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去年在国内云服务市场中占有36%的份额,更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稳定盈利的云计算公司,各大机构自然也在其中看到了“钱景”。

但阿里云也并非没有压力,因为钱越来越难赚了。去年5月,阿里云终于结束了长达13年的亏损,在2022财年实现首次年度盈利,经调整EBITA的盈利11.46亿元,这也是阿里云能够在国内云市场中稳居龙头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份风光的成绩单背后,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却逐年走低,营收增速不断放缓,从2019财年-2022财年,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阿里云的营收增速从84%降至29%,到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2年末),增长数字更进一步降至3%。

相较之下,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云、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云和中国联通旗下的联通云,去年的营收都实现了翻倍增长,云市场“此消彼长”,压力便来到阿里云这边了,而就在这时候,阿里开始裁员了。

2

未上市,先裁员?

早在5月中旬,就有媒体爆出阿里将要裁员约20%左右,涉及淘天集团、菜鸟、本地生活、云智能集团等部门。

更有网友贴出了疑似阿里员工圈的内部讨论内容,有“员工”留言表示,当日离职可赔N+3,等几天就N+2,再考虑就只有N+1,从这点来看,阿里赔偿很充足,但快刀斩乱麻的态度也很明确。

更有网友在“阿里裁员”相关帖子里表示,此次裁员对杭州人才市场来说,可谓是“地狱级恐怖”,毕竟一下子裁掉那么多人,招聘市场都挤不下。

消息发酵之后,有菜鸟等阿里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此消息不属实,但阿里却并未正面回应集团全线裁员一事。倒是此前阿里曾回应达摩院自动驾驶团队裁员70%一事为假消息,阿里云官方也出面回应,表示此次只是正常的组织岗位和人员优化。

有阿里云内部人士表示,此次裁员比例约为7%,但人员优化是在4月底发放完年终奖后才启动的,且赔偿标准也给到N+1+1,阿里云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再者,阿里本来每年就有末尾淘汰制度,在新一年对去年绩效末尾的员工进行淘汰,其实也是正常的人员优化。

先不管阿里其它部门的裁员比例是否属实,至少在阿里云这里,裁员一事是“雷声大、雨点小”,如果结合阿里云即将要分拆上市一事来看,即便有零星裁员,或也是为了更好地优化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早在阿里CEO张勇提出“1+6+N”组织变革时,阿里全员恐怕便已经做好了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准备,如今是裁员也好,人员优化也罢,都只是如张勇所言,“进一步强化业务战略,优化组织和运营”,说到底,阿里未来都要把好刀用在刀刃上。

3

阿里云意在“屯粮”?

不过,如果说阿里云“裁员”只是迎合公司新的架构体系,优化人员效率,那么阿里云在4月率先提出史上最大规模降价一事,则恐怕并不能简单用“提高效率”来解释了。

在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核心产品价格将全部下调15%至50%,紧接着,腾讯云、移动云均先后跟随提出降价,腾讯云和移动云的降价幅度分别为40%和60%。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在头部云商接连降价后,某民营云商的销售员对媒体表示,自己刚接了一个订单,要是阿里云早几天宣布降价,自己的单子恐怕就接不下来了,毕竟一直以来,头部云商和二级云商之间的价格差,正是二级云商赖以生存的土壤。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云服务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云商之间的基础应用在功能上已非常雷同,如服务器、存储等产品的边际成本已经很低,头部云商和其它云商之间的区别,一则是服务,二则是所能整合的品牌资源,这也是头部云商产品价格更高的原因。

而阿里云是一众云服务商中率先盈利的,其有非常充足的利润率,在定价上自然更有话语权,能升也能降。阿里云选择在此时打响降价第一枪,其目的便非常明确了,就是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优势,从其它云商手上“抢市场”。

原因也并不难猜测,一则是即将上市的阿里云,更需要漂亮的业绩来吸引更多股权投资机构的青睐,面对持续下滑的业绩,“价格战”显然是能快速提升业绩的方法,帮助阿里云囤粮过冬。

据悉,阿里云定下了今年要实现1000亿销售的目标,这不仅是阿里内部的目标,也成了外部市场对阿里云的预期,为了更高的估值,管理层显然需要有所动作。

二则,这跟阿里云在政企市场和大客户市场方面持续受挫或也有一定关系。从2021年一季度开始,阿里云的增速就大规模放缓,官方表示是因为“大客户退租”,而这个大客户正是宣布自己“造云”的字节跳动。

除此以外,三大运营商推出的云平台也在紧咬阿里、腾讯,它们不仅在去年实现了营收翻倍,最重要是中字头背景的它们在政企市场上更有优势,阿里云难以在G端市场和大客户市场翻出浪花,选择退而求其次稳住中小企业市场也是无奈之举。

这种秉承互联网企业的“烧钱策略”,在云计算市场到底能否奏效,其实也并不被业内人士所看好。打折优惠固然可以快速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但长远来说难免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让云计算这个新兴科技产业变成低廉的“云设备租赁”,本质上是行业发展的倒退。

不过,阿里云的“价格战”也未必会是其的长远战略。毕竟云计算发展至今,各个厂商基于赛道选择和技术沉淀,在产品和服务上已呈现出不同的方向,客户也没有过多重叠,阿里云的降价并未能引发太大的连锁反应。

而且,随着客源的逐渐饱和,全球云服务市场已开始放缓,单靠“低价”所能抢夺的市场份额其实有限,阿里未必不清楚这点。

长远来说,随着AI人工智能市场的持续发展,大规模语言模型背后的算力、数据储存需求将会成为市场的新增量,阿里云在AI云计算市场上的表现,才更能为其带来积极的拉动作用。

因此,阿里云上市前的估值,可能会受到云服务营收的影响,但其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关键还是在于阿里云在AI云计算市场的创新能力。相信阿里也非常明白这点,才会在大模型上持续发力。

原文标题 : 阿里云“人员调整”,张勇为上市做最后铺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