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视线再度聚焦在昔日医药大白马长春高新的身上。原因很简单,本周三长春高新午后突发闪崩,最终以跌停收盘,股价创逾一年新低。周五,公司股价进一步下探,盘中续刷阶段新低,最低报136.38元/股。
对于长春高新,相信多数投资者并不陌生,甚至对于其股价闪崩跌停都很熟悉。最近两年,生长激素集采方面的传闻总会引发长春高新股价的波动,相似的一幕曾多次上演。
谈到长春高新,不得不得提的就是其子公司金赛药业。近年来,金赛药业一直在扮演着长春高新“利润奶牛”的角色。
【资料图】
从业绩来看,长春高新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3亿元,净利润41.40亿元。其中,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02.1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2.17亿元,金赛药业对于长春高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生长激素正是金赛药业的核心产品。
此前,得益于金赛药业的贡献,长春高新的经营业绩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公司的股价也是一路走高,更是在2021年5月17日创出521.4元的历史新高。
但是自那之后,公司的股价就开始持续向下展开调整,集采更是成了悬在长春高新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逢有生长激素集采方面的传闻,就会引发长春高新股价的大幅波动。
六次闪崩梳理
据统计,近两年来长春高新已经经历了6次闪崩,几乎每次都有生长激素集采传闻的影子。
第一次闪崩:2021年5月21日,受广东开展省级联盟采购传闻加上公司大股东金磊减持消息影响,长春高新闪崩跌停。自此,长春高新便走上了股价持续下跌的道路。
第二次闪崩:2021年8月4日,新华社刊发文章《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其中提到规范生长激素使用迫在眉睫等。受此影响,长春高新次日股价再度低开跌停。
第三次闪崩:2022年1月1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网站公布了相关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相关文件涵盖了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产品。受此消息影响,长春高新的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收于跌停。
第四次闪崩:2022年8月18日,浙江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办公室制定了《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市场传闻重组人生长激素入选,投资者对此也颇为关注。受此影响,长春高新午后再度闪崩跌停。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8月23日,浙江省发布《关于报送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一批接续和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长春高新生长激素未在第三批药品集采品种名单之列。
此后9月19日,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在其公众号发布长春高新投资者索赔征集。11月3日,该索赔案已正式立案。这也是A股市场上首例因编造、传播虚假消息造成投资者损失,引发的投资者向造谣者索赔案。
第五次闪崩:2023年3月17日,长春高新再度跳水跌停,长春高新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不知道股价大跌的原因,公司目前生产、经营和管理没有问题。对于关于公司产品被纳入新的集采、海外竞品降价、财报数据提前泄露等传言,长春高新方面都予以否认。
而盘后交易所公布的盘后数据显示,四机构合计卖出4.43亿元。
最后第六次闪崩,也就是本周三,长春高新午后快速跳水跌停。尽管对于公司股价闪崩跌停,长春高新回应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并表示关于集采暂时没有更新消息,从以往情况来看,集采对公司业绩影响“中性偏好”,基本能实现以价换量的目标,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但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日,一份名为《关于报送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四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的文件截图在网上流传,落款时间为2023年5月31日,附件清单中包括人生长激素(重组人生长激素),这可能是导致长春高新股价波动的原因。
对此,长春高新6月8日公布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6月7日公司股票跌停,以及网传浙江集采消息再度作出了回应。 长春高新称,公司近期已关注到网传的浙江集采相关消息,根据该网传文件内容,现在属于医疗机构报量阶段。目前浙江相关集采政策文件尚未正式出台,后续公司将积极跟踪政策变化情况,并充分总结前期经验,合理制订、优化应对预案。并且从以往情况来看,已经落地实施集采的省份,基本能实现以价换量的目标,且对公司业绩未产生严重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机构再度展现了惊人的“前瞻性”,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长春高新本周三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有2家机构专用席位;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五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经统计,长春高新的机构席位当日净卖出金额为2.31亿元。
至此,长春高新股价从高点520.4元累积跌幅已超70%。昔日大白马会何去何从?何时才能摆脱集采的阴影呢?或许只能让市场先生给出答案了。
- End -
原文标题 : 盘点长春高新六次闪崩跌停
标签: